第16章
作者:
写作秃然 更新:2025-01-13 17:18 字数:1976
可娶个女子,生儿育女,就能保证有人养老了?老牛爷不也是孤身过到现在?
澄子当他在担心干旱,毕竟别人还能靠水车,而莫非只能靠自己。
孤零零在这老远的坡上,村里不可能费老大劲来帮他一个人车水,何况水根本车不上来。
想到这,莫清澄也安静下来。
两人静默一会,莫非先回过神,站起身说:“还是再去挑水吧,能挑多少是多少。”
澄子帮不上忙,起身拍拍屁股:“我也回去了,刚听说小河村的找我爹,回去看看。”
听到小河村三个字,莫非心中一动。
他摆弄着水桶,装作不经意问:“小河村的?莫不是你姐姐姐夫他们?”
“那哪能。我晓得是谁,肯定是来借东西的,不然就是借人。”澄子皱着眉说。
小河村一百五十来口人,而瓦山村有四百多,相对小河村,人多地多,哪方面都略显宽裕,所以小河村的村长时常来瓦山村打秋风。
莫非其实也猜到差不离是借东西的,只是心里总觉得万一呢?这才多一句嘴。
借东西就与他没什么干系了,于是点点头继续挑水去。
待到彩霞铺满天边,水田的烂泥略稀了些,这真是叫杯水车薪了。
后面看来还要晴上好些天,还得继续挑。
挑了空桶沿着河岸往南走,顶头就是瓦山山崖,再无去路。
河岸边绿草萋萋,点缀着黄色紫色的低矮小花,往常见多了并不觉得好看,今日却觉得小花儿清新喜人,挤挤挨挨让人想捧一簇回家。
莫非垂头看了几眼,缩回伸出的手。
草棚里黑洞洞的,摘回去都没地方摆,摆了也没人看,何苦害了这些小东西。
他撇过脖子,仰头去看向沿河的十几棵大柳树。
柳树垂着翠绿的柳枝,枝上嫩芽密密麻麻绽着,一条条垂下。
他挑那长得差不多粗细的枝子折了满满两桶,晚上可以编些小篮子。
过几天的三月三是踏青节,县里许多有闲暇的人会外出游玩,往往会带着一篮一篮的果干吃食等,再过个把月又是清明,祭祖烧香,也是要提篮子的。
他跟着阿爷莫老根学了点野路子,什么草径枝条编些粗糙玩意,若能借机卖掉几个柳枝小篮子,一文一个,两文三个也行,怎么都不亏。
他阿爷是家传手艺,讲究得很,只编竹制品,各种圆的、方的,高的、矮的、掐腰的和带花纹的,有时还会刷上不同颜色的漆再写上字,非常漂亮。
不过县城就那么大,篾匠有好几家,杂货铺更是有自己的师傅,阿爷挑去的东西,并不是很好卖。
莫非则很少编竹器,一是瓦山上竹子少;二是手艺不行,辛苦砍来的竹子只能编些四不像的东西,卖个两文钱并不值得;最后,细致的竹制品需要配套的工具,篾刀、竹尺这样的东西都是要定制的,他没有。
莫家祖传的那套工具,在他阿爷去世后就被莫丰收卖掉了。
而且在莫非心里,编篾器算是莫家的家传手艺,他既已被除名出户,就不应去钻研那个,这么些年也只是胡乱做了几样竹制品自用。
到家先将柳枝打水泡在桶里,这个要泡上一天才好剥皮,然后晾干再拿来用。
他又从杂物间搬出一捆麦秆,瓦山里没人种麦子,这还是旧年里去广平镇帮人收麦时问主家讨的。
当时他卖完了杂货,在县城闲逛,被来雇工的看上了,说还少一个人,给三十文一天,管吃喝管住宿。
正巧手头没什么事,又见同车都是县城周边几个村的,还有两个熟面孔,于是跟着去了。
那主家的麦地比他屋脚下那片荒野还大。
同去的十个壮年汉子,从鸡叫开始干,管账的就站在地头,看哪个直起腰,马上就说要扣工钱。一天两顿都吃在地里,顿顿杂粮馒头,馒头糙得割喉咙。地头搭了棚子,晚间把麦挑回晒场,还得摸黑回到棚里歇,人还没躺软实,又听鸡叫了。
结结实实干满十天,虽说是结了三百文现钱,可命也去了半条,走回家的劲都没了,只得花十几文搭车回来。
后来他再也没接过这种活。
莫非将麦秆也泡在大缸里,麦秆只需浸泡小半个时辰就好了。
等吃过晚饭用麦秆编些草帽,这个手工简单又不费料,马上天就要热起来了,一文一个应该好卖。
晚上闲着也是闲着。
饭后他先去菜地和屋基地转了转,又将三个草棚清扫整理过,这才点了油灯,将麦秆捞出来,就着被浸泡后的柔软开始编帽辫。
手上重复编着,脑子闲不住,就开始想东想西。
也不知道澄子哥说的小河村人是哪个,他们认不认识那个“冬冬”?那边人少,应该都认识吧......
要不要去一趟村长家?就说问玉米种的事,捎带打听一下?唉,打听什么呢......
小河村旱了这么久,也在愁水吧?不晓得他家田地怎么样了。
瞧那细胳膊细腿的,若是挑水,可太难为人了,也不知有没有人帮他......又关你什么事?
啧,若是兰婶那里真有什么消息,被缠住了怎么办?
还是先躲着?
直说自己还是不想结亲,伤他们的心也就伤了?或是明说,自己打算结契,等几年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