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
罗青梅 更新:2024-05-17 22:00 字数:3838
九宁顺着他的视线扭过头,目光落到小僮仆怀里抱着的那只雄鸡将军身上。
周嘉行看着将军,神色僵硬。
九宁呆了一呆,忽然想起刚才十一郎他们说的话。
周家养了不少血统纯正的斗鸡,训练斗鸡的僮仆也手段不凡,却鲜少在斗鸡比赛中拔得头筹。所以刚才她赢了齐三郎时,十一郎他们十分激动。
九宁随口问为什么周家郎君都不喜欢斗鸡。
十一郎拍一下大腿,老气横秋地长叹一口气,沉痛道:“咱们家的人都怕斗鸡,越漂亮的越怕。”
原来不管是周百药还是周嘉言、周嘉暄,不止不喜欢斗鸡,而是天生看到气势汹汹的红冠雄鸡就害怕。其他房的周家郎君也差不多。
有人开玩笑说周家老祖宗肯定被雄鸡狠狠啄过,所以周家子孙都怕雄鸡。
周嘉行也是周家人,难道他也怕雄鸡?
九宁有点哭笑不得。
这感觉,就好像一头纵横山野的猛虎突然举起蹄子说它怕小白兔一样。
周嘉行都能徒手抓蛇了,而且武艺过人,将来还会上战场,竟然会怕一只鸡?
九宁给小僮仆使了个眼色。
小僮仆抱着将军,上前两步。
九宁觑着周嘉行,发现他虽然一动不动,瞳孔却在小僮仆动了以后猛地微微一缩。
这太好玩了!
周嘉行到底怕什么呢?怕鸡的喙?鸡的鸡冠?还是鸡的爪子?
九宁好奇不已。
她指一指小僮仆怀里挺着脖颈的将军,“苏家哥哥,你觉得我这只斗鸡威风吗?”
周嘉行撩起眼皮,先看一眼九宁,然后看着那只红冠雄鸡。
“威风。”
他淡淡道,还是站着没动。
九宁微笑,视线落到他手掌上。
伤早就养好了,不过留了一道浅浅的疤。
她看得出来,他不想看到僮仆怀里的鸡,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也不会表现出来。
可能是一个人摸爬滚打,吃了很多苦,习惯隐藏自己的恐惧。也可能是知道她的意图,不想让她看笑话。
九宁突然想起他在箭道徒手抓蛇的那一次,还有抽走她手里的弓时的冷静果断。
虽然她一直怀疑周嘉行隐瞒身份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他没有伤害过她,面对她的试探也只是冷漠以对。
每个人都有怕的东西,她怕蛇,周嘉行怕鸡,她不该故意逗他玩的。
九宁朝周嘉行和他的属下颔首致意,示意僮仆退下去,“你们忙吧。”
她带着护卫们离开。
第37章 家业
天边铅云堆积, 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打着卷刮过庭院, 池畔几株松柏依然苍翠。
堂中设风炉香几, 侍婢素手纤纤, 拿起一枚鎏金镂空鹭鸶球路纹银笼子, 翻烤茶饼。
茶鍑里的水已经滚沸, 咕嘟咕嘟冒着小细泡, 这水是从永安寺求来的清泉水,甘甜清冽,煮茶最好。
须臾后,袅袅茶香从茶鍑中溢出。
一沸,二沸,三沸,拂末, 点茶, 茶香浓烈。
周刺史端起茶碗, 浅啜一口, 满口芳香, 仿佛长廊外并不是一派萧瑟冷寂,而是春日融融, 鸟语花香。
“到底是贡茶。”
周刺史低头看着葵口碗里潋滟的茶汤, 叹了一句。
武宗皇帝喜欢这种采自太湖畔的名茶, 每年地方进贡的茶叶送到长安, 武宗心花怒放, 先荐宗庙,然后分赐给朝中重臣,最后才留下自己饮用。
周刺史有幸见过武宗皇帝龙颜。
那时他一举得中,春风得意,樱桃宴上,还是太子的武宗代圣人给众位进士簪花,喜他文采过人,亲手递了杯茶给他。
一杯已经冷掉的茶,周刺史记到如今,永生难忘。
武宗是个好皇帝,即位前表面上懦弱无能,为宦官所辖制,即位后励精图治,暗中积攒实力,打击权臣,贬谪奸宦,体恤百姓,减免赋税,朝政慢慢趋于稳定,民间百姓越来越富裕,那时大家都说朝中已隐隐有中兴之相,再度兴盛指日可待。
可惜武宗皇帝没能留下子嗣,猝然去世后,南北衙争权夺利,朝政又陷入一片混乱,阉人再度当权,不仅掌军国枢机,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短短十年间,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再无中兴的可能。
昙花一现没法挽回颓势,日薄西山,大厦将倾,周刺史昨晚接到密报,宰相赵令嘉暴死于崇仁坊家宅内,小皇帝问都没问一声,赵家人心灰意冷,打算携族离开长安。
天下乱了这么多年,但唐室仍在,起初老百姓还是指望朝廷的,如今各地藩镇割据多年,俨然已经成了土皇帝,只差没有戳破最后一层窗纱,不止老百姓,连周刺史这样一直对朝廷抱有期待的忠臣也知道——朝廷已是回天乏力了。
各地藩镇称帝是早晚的事。
长廊另一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快,但是依然走得从容,不至于失礼于长辈面前。
几息后,俊秀少年跨进门槛,面色焦急,仍不忘先行礼:“拜见伯祖父。”
周刺史放下茶碗,点点头,示意周嘉暄落座。
周嘉暄跪坐在周刺史下首,直起身子,“伯祖父,侄孙刚才听到一些传言。”
“青奴。”周刺史道,“你明白,那不是传言。”
听到意料之中的回答,周嘉暄并没有露出释然之色,相反神色更为愁闷,起身,再跪下,行了个稽首礼。
“伯祖父,长兄才是嫡长。”
江州传出流言,周刺史想要将家主之位传给周嘉暄,而不是周百药或者周嘉言。
其他世家子弟听说这个消息,今天在宴席上争相奉承周嘉暄。
当然也有人不满周刺史的这个决定,暗讽周嘉暄不够格。
还有为周嘉言打抱不平的,指桑骂槐,只差没指着周嘉暄的脸骂他虚伪。
周嘉暄知道这流言肯定是从周刺史这里传出来的,立刻过来求见,想找伯祖父要一个解释。
周刺史望着庭院里郁郁葱葱的松柏,自嘲一笑,“青奴,若在太平盛世,自然是嫡长继承家业,可如今是乱世,而且还会继续乱下去……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大郎肖似汝父,不知变通,周家要是交到他手里,难有出头之日,你年少聪颖,品格端正,友爱兄弟,比他更合适。”
周嘉暄没有抬头,“伯祖父,人无完人,长兄还年轻,假以时日,必有长进。”
周刺史收回凝望庭院的视线,看他一眼,抬起手。
美貌侍婢们放下手里忙活的事,恭恭敬敬退出正堂。
等屋中只剩下伯孙二人,周刺史轻声问:“青奴,你有没有想过,你父亲资质平庸,我膝下几子都胜于他,为什么却对你父亲另眼相看?”
周嘉暄抬起头。
周刺史捋须微笑:“伯祖父面前,无须忌讳。”
周嘉暄问:“可是因为祖父?”
“不错。”周刺史点点头,“乱世之中,唯有兵强马壮才能护一方太平,你祖父常年领兵在外,江州尽归于我管辖,世人都以为我贪恋权势,利用你的祖父,孤立架空他……”
说到这里,周刺史顿了一下,笑问:“你是不是也这么想?”
周嘉暄摇摇头,“若无伯祖父,江州百姓未必能像现在这样安居乐业。”
周刺史轻笑,脸上浮起几丝欣慰之色,“你能看到这一点,伯祖父很高兴。”
他继续道:“你祖父是猛将,可他不会治理地方,我从小立志做一方贤吏,善理民政,所以你祖父容得下我。”
听出最后一句话背后的含义,周嘉暄神色骤变。
周都督容得下周刺史……也就是说,如果周刺史真的野心过大,想取而代之,周都督早就先下手为强了。
周嘉暄不敢相信,祖父真的想过除掉周刺史?而周刺史一直知情?
周刺史摆摆手:“用不着惊讶,青奴,世事本就是如此,你祖父虽然没读过书,人却不傻,他在外面打拼,可不是为了大义。我和你祖父心照不宣,他不管事,只打仗,我管事,但周家的继承人,必须是你父亲。这些年我尽心尽力栽培你的父亲,疏远自己的儿子,一来是示好于你的祖父,二来是为了帮你父亲树立威信,让周家其他房也将他视作继承人,三来,也是一点私心。”
他长叹一声,“我身为族长,我的儿孙自然也会想要继承家业,就算我严加管教,和他们讲清利害关系,野心这种东西是没法抑制的,与其看着他们和你父亲相争,骨肉相残,得罪你祖父,还不如从一开始断绝他们的想头,至少能保他们一世富贵。”
同室操戈是败家的根源,周刺史不愿看到自己的子孙犯傻。而且周家依仗周都督才能成为江州之主,周家的继承人,必须是周都督的血脉。
突然被告知上一代的隐秘,周嘉暄怔愣许久。
周刺史之所以视父亲周百药为亲子,却疏远自己的儿孙,竟然是为了向周都督表明自己没有取代他的野心,他的子孙也没有。
周都督多年来不曾因为周刺史在江州名望过高而说过一句不满的话,不是他大大咧咧不在乎,也不是他拿周刺史没办法,而是他胸有成竹,知道周刺史是个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这一对堂兄弟彼此防备、彼此厌恶,又能毫无保留地互相合作。
“很多人笑你祖父为他人作嫁衣裳,是个莽夫。”周刺史端起茶碗,喝口茶,笑了笑,“青奴,世人的看法做不得准。你祖父从来不傻,我之所以能一直稳居刺史之位,受万民拥戴,就是因为我了解你祖父。”
这是一笔双方都心甘情愿的交易,周都督出力,周刺史出脑子。
周都督的拳头更硬更大,而且翻脸无情,周刺史早就认清自己不是堂弟的对手,一旦他真的有什么企图,周都督不会手软。
以柔克刚,周刺史用妥协换来周都督的支持和默许。
堂兄弟俩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同样果断决绝,所以能默契地达成合作,相安无事多年。
周嘉暄垂眸,“伯祖父,您刚才说能者居之……”
既然以这个标准来挑选继承人,那么周刺史的儿子比周百药更适合。周刺史舍弃自己的儿子,选择周百药,说明他没有遵守这个标准。
同理,现在也不该拿这个标准来要求他取代长兄周嘉言。
周刺史双眼微眯,无声微笑。
好孩子,这么快就找到反驳他的理由了。
“青奴,此一时彼一时,而且家主之位和你祖父的都督之位不一样,江州将来会落到谁手里、谁能接替你祖父管住那帮江州兵,我和你祖父都不敢肯定。但周家的家主之位,必须由周家人继承。在周家,能者居之的前提是那个能者是你祖父的血脉。”周刺史声音低下去,“这些年你父亲跟着我管农事,结果如何,我不明说,你身为人子,心里也是有数的。他也勤谨向上,终究没有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