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互换人生 第114节
作者:
易楠苏伊 更新:2024-05-17 18:10 字数:4331
周兰芳冲他点了下头。
其他人看到她来了,争相跟她打招呼,许是刚刚说人家闲话,这会看到正中,有点不自在,打完招呼,大娘大婶们全都找借口闪人了。
周兰芳走进小卖部,她前几天收拾房间,没空做饭,和唐家人合伙吃饭的。但她也不好意思老麻烦唐奶奶,毕竟那么大岁数。
她想自己做点饭给算盘吃。于是过来购买食材。
她拿了一桶油、一袋盐、一瓶醋、一瓶酱油、一袋大米、一袋面粉等等。七七八八摆了一地。
陆观华从架子上又给她拿了一瓶耗油,“这个再加生抽,一块蒸蒜蓉虾,算盘特别喜欢吃。我女儿说小孩子吃虾可以补钙。”
周兰芳有些惊讶,“他居然吃虾?他以前从来不吃虾的?”
陆观华看了她一眼,犹豫再三,终于还是说了实话,“他之前也是这么说的。后来我闺女问他,他说他不吃虾是因为如果他吃虾,过后表哥就会偷偷掐他。”
周兰芳猛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在院外玩得忘乎所以的儿子,又重新看了眼陆观华,还是不敢相信。
陆观华很肯定点头,“他其实最喜欢吃的就是虾。每次家里买虾就代表你要回来了。”
周兰芳竟然从来不知道,算盘一直很沉默,她以为儿子可能性格内向,不好说话。但是没想到儿子心思如此细腻。她竟然从未发现。
她每年给她妈妈那么多生活费,可那些人是怎么对她儿子的?
陆观华见她垂着头,似乎很难过的样子,刚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却见她低下头,从钱包里掏了钱递给他。
陆观华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是看到她捂着嘴,肩膀耸动,想来拼命在压抑痛苦,他一边找钱一边劝她想开些,“现在来得及,你看算盘玩得多开心啊。”
周兰芳看了眼儿子,是啊,她还来得及。
将找回的零钱揣回兜里,周兰芳想分两次拿回东西。
陆观华把小推车拿来给她,将东西装进去。东西太多,一次装不完,陆观华将剩下的东西提着,跟在她身后,“我帮你送回去吧。”
周兰芳有点不好意思,可不知想到什么,到底没拒绝,道了声谢。
回去的路上,陆观华一直沉默着,周兰芳没话找话,“你女儿好像很聪慧?”
真的不是一般的聪慧,一点都不像十岁的孩子。
陆观华却叹了口气,“是我的错。”
周兰芳疑惑地看着他。
陆观华觉得大女儿聪慧是有原因的。在他没有离婚之前,小希就是一个正常孩子,虽然也有点小聪明,但远没有现在逆天的程度。
为什么她突然变得这么聪明,陆观华觉得就在于他离婚。小希开始学大人思考,早早就结束了童年。
“不经事,就不会懂事。是我的失职才让小希早早就学会赚钱,为将来打算。”陆观华有时候想劝女儿别这么拼,别这么累。可看着女儿为了学刺绣,一次次扎破自己手指,那种为喜欢的东西倾注一切的认真,他就怎么都开不了口。或许他给予她支持,就是他这个当爸能为她做的唯一一件事。
周兰芳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男人。其实唐奶奶一句话说对了,她和前夫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
当初两人是自由恋爱结的婚。为了彩礼,两家几乎闹掰了。最后爱情冲突一切阻力,他们结了婚。
可婚后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想像中那么完美。婆婆的刁难,小姑子昂贵的医药花销,生活压力逐步增加,丈夫觉得累,对待她的态度一日日不耐烦。
他甚至将所有不满全都怪到她身上。认为是她不能给予他助力,他才那么辛苦。
他从来没体会她的辛苦,为了照顾小姑子,她累得整夜没有合眼。他怪她不够体贴。没有当初的温柔。却从来不会反思是他将她变成如今的模样。
多么可笑的男人。
周兰芳一直以为男人都是这样,可原来不是吗?这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周兰芳发呆时,不知不觉已经走到门口。
陆观华将东西放到灶房,就告辞离开了。
等周兰芳做好饭菜,想去接儿子时,陆林希已经先一步将孩子送了过来。
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跳房子。
周兰芳将菜端到桌上,却见堂屋桌上摆了一样吃食,她以为是唐奶奶放在这儿的。
唐奶奶下巴点了点外面,“是小希送过来的。她爸做菜非常好吃。你尝尝看。”
周兰芳掀开盖子,里面一盘码放整齐的肉糕。周围有青菜点缀。她摸了摸盘子的温度,还没凉。估计之前一直在锅里温着。
周兰芳叫孩子过来吃饭。
这些孩子立刻挥手告别,陆林希冲周兰芳摆了摆手,“周姨,我先回家啦。盘子待会儿你让唐奕暖带给我。”
周兰芳想叫她一块吃饭,可几个孩子呼啦啦全跑了。
唐奕暖牵着算盘走进来。
周兰芳招呼唐奶奶一起吃饭。
唐奶奶把自己之前炒的菜放在桌上,大家一起吃。
吃饭的时候,算盘一直在吃那个肉糕。周兰芳尝了一块,确实很好吃,它的鲜不是鸡精、味精的鲜,而是很自然的鲜,香也是猪肉的香。青淡不腻。
唐奕暖也爱吃这个,不过看算盘爱吃,她只吃了一块,“难怪小希总说她爸做菜好吃。这也太好吃了吧。”
肉糕是t市特产,几乎家家都会做这道菜,能在这么多人家脱颖而出,可见他确实了得。
唐奶奶笑道,“他以前就经常做菜。是咱们家属区第一好男人。听说有不少街坊四邻要给他介绍对象,还有头婚的女娃子,都被他给拒了。”
唐奕暖没听小希提过,不免好奇,“为什么?”
周兰芳给儿子夹菜,不经意看了眼唐奶奶。
唐奶奶叹气,“他说想找正经过日子的女人。最好是事业心重的。小希妈只能同甘不能共苦。他大概是吃一堑长一智吧。”
唐奕暖这个年纪自然听不懂奶奶话。她也没纠结,耸了耸肩,继续吃饭。
周兰芳抿了抿嘴,咬住下唇,随后又若无其事给儿子夹菜,好奇问,“他和他老婆为什么离婚啊?”
唐奶奶想起吴丽敏就一万个看不上。当初他儿子和儿媳妇结婚后,小两口甜甜蜜蜜。为了这个家,小两口劲儿往一块使。那才是过日子的样子。可吴丽敏呢?工资月月花光,好像过了今天没明天似的。这是正经过日子的女人吗?
两人已经离婚了,再加上以前也是观华自己乐意,她也不想说谁对谁错,只轻飘淡写解释,“观华瘸了一条腿,厂里工作没了,不能再让她过好日子,她非要离婚,带走一个女儿,听说又嫁给前窝的男人了。”
周兰芳没想到如此平和的陆观华居然是会有这样的过往。她可一点都看不出来。
“他离婚后,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意还挺好。我估计吴丽敏要是知道,悔得肠子都青了。”唐奶奶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她可太了解吴丽敏那人了。嫁给陆观华,就开始想前窝男人提供优渥的生活。嫁过去之后,肯定又开始怀念陆观华的体贴温柔。
反正她就没见过那么拧巴的女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永远不知足,她都替她累得慌。
第96章
正月十六,王延信开始竞拍新商场的铺面。
这次前来竞拍的人还真不少,城东和城南的商场离市中心大概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不属于郊区,房价比三岔路口要贵一些,人流量也更高。
而且商场这边是出租,不是购买,有许多小商户也愿意过来分一杯羹。
王延信就算再有自信,他也没办法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他找到商场负责人,提出两层都要,而且不是出租,是出售。
之所以提这个要求,他也是想把两个商场都拿下。
这次陆林希给了他一百零八万。其中有大伙在过年时凑的五万,六十八万是三岔路口的分红,三十五万是市中心超市的分红。
一百零八万用来购买商场再加装修,一家商场肯定是够的。两家商场真的够呛。
但王延信想试试。得知周兰芳成为三岔路口负责人。王延信是有压力的。没办法这位履历太吓人了。一看就不是善茬。
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也让老板看到他的能力,王延信觉得自己得再努力才行。
于是他拿出抛出自己的诱饵,然后等着鱼儿上钩。
事实上他还真就挠到上头的痒处去了。市中心那家商场,明明有五层,上头领导只对外租了两层。偏偏这两层都没能全部租出去。
一层商铺全都租出去了,生意还挺红火,但二层的商铺陆陆续续倒闭一大片,只剩下一家饭店撑着。
如果王延信把商场都买走,还省得他们一家家往外租了。
于是领导们一合计,觉得与其以后操心,还不如直接打包卖出去。
两家商场,面积都是2000平,价格是58万。他这边总共才108万,差了六万,王延信这边钱不太够。他就跟领导们打商量。先付五成定金。另一半等年底付齐。
领导们经过开会讨论,最终同意此事。
将手续办完,王延信这边就开始带人装修商场。
在王延信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周兰芳也没闲着,她在接手三岔路口之后进行一系列整顿。
虽然陆林希对她家庭处理方式不太满意,但对于公事,她还是给予周兰芳很大的权利。
周兰芳不需要通过陆林希和陆观华签字,就做了许多安排。
陆林希忙着上学、学刺绣、设计衣服、学习素描、学武术等等,她根本没有太多精力关注。
只是一个月后,她直接看报表。
周厂长和陈会计还没回来。所以财务暂时由邓韵秋和佳言两个人负责。
这次参与开会的是周主任、石标峰、陆观华、王延信、兰云德、邓韵秋、佳言和周兰芳。
大家看着佳言提供的财务报表,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石标峰最近应酬太多,有酒醉后遗症,他觉得自己眼神有点不太好使,这小数点是点错位置了吗?
石标峰还在那儿数,陆林希却没有怀疑自己,“这个月营业额是195.8万。这是怎么办到的。”
在王延信接手期间,超市的月营业额是63.5到66万之间。她第一个月直接翻了三倍。这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王延信额头都冒了一层冷汗。好家伙,他之前的担忧是对的。这个周兰芳绝对是他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周兰芳把自己这个月做了哪些事向大家汇报,“第一件事:超市和春兰电器搞联动,买电器送大米或油。第二件事:三八妇女节,我找妇联举办关爱妇女活动,倡导企业发放女性福利。大多数企业都在超市定购了一些女性用品。第三件事:找政府部门领导为员工送福利,也就是优惠券。第四件事:调整商品的价格体系。”
陆林希蹙眉,“优惠券?”
多美多超市可没有配备电脑,优惠券不可能是十几年后的磁卡,她要怎么保证真假?
“这个优惠券是九折卡。只要凭卡购买,都可以打九折。”周兰芳拿出一张t市的地图,“我们超市其实只在城中和城北两个地方。有许多区域都没有覆盖到。而班车却可以直通这些地方。所以直接给他们发放优惠券,只要他们进店购买,咱们就有的赚。”
陆林希默然,是她被前世的收银软件给局限了。没有会员卡,发优惠券也是同样的道理。
陆林希又问,“商品价格有什么问题吗?”
商品的定价是根据她前世经营一线品牌衣服得来的经验。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浮45%作为销售价。
周兰芳把商品价格都做了些调整,“商品并不是在原价的基础上提价40%作为销售价,而应该将它们设置成三个区间。15%的商品作为引流款,比如说鸡蛋,因为购买鸡蛋的大娘大婶对鸡蛋的价格相当敏感。所以咱们就把鸡蛋的价格只稍微提高5%,稍微挣一点钱就行,就能吸引她们前来。65%的商品作为中间区域,价格比小卖部价格稍微低一点点就行。最后20%的商品提价50%,这类商品一般小卖部买不到,比如说茅台酒,咱们卖的是信誉,是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