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合纵伐秦(十五)
作者:江中石      更新:2024-05-16 01:08      字数:3503
  楚国老将景阳最近算得上春风得意,楚魏联军势如破竹打得秦军步步后退,兵锋逼近修鱼。一向坐镇后方的春申君黄歇这次也是披挂上阵跟着大军杀到了修鱼附近,秦军似乎没有了之前的顽强抵抗,一味的退却退却再退却。联军之前时断时续的后勤补给如今变得通畅无比,这让楚魏联军的士气越来越高,联军将士们似乎看到胜利就在眼前。
  联军大营内中军大帐前,黄歇亲手将景阳从马背上扶了下来。
  黄歇:“哈哈哈,贤弟辛苦了。”
  景阳:“何来辛苦,只要能打败秦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黄歇:“快随本君进帐,本君略备薄酒为将军庆功。”
  大帐内众将云集环列而坐,黄歇举杯说道:“将渠派人送来军报,庞暖十万大军已经渡河而去,尽管损失了五万但这不算什么,如今关中空虚十万赵军足以横扫关中,攻入咸阳。这一次合纵攻秦大胜就在眼前,接下来众将要齐心协力拼死苦战猛攻修鱼。务必在一天内攻克修鱼杀到函谷关前,如此守卫函谷关的秦军就不敢调兵回援了。各位将军,军情如火,兵贵神速。今天本君只请诸君喝三杯酒,待到兵进关中马踏秦都之时,我等在一醉方休。诸君,共饮!”
  众将齐齐举杯说到:“必胜!”
  说喝三杯还真就只喝了三杯,第二天一早楚魏联军拔营起寨整顿队伍浩浩荡荡开往修鱼。当靠近修鱼三十里的时候,斥候飞马来到景阳面前。
  “报,启禀将主秦军在我军前方列阵!”
  景阳:“有多少人马?”
  “约有二十万。”
  景阳:“何人为将?”
  “秦军主帅将旗上有一个王字。”
  景阳:“哈哈哈哈,肯定是王翦,我们把蒙毅打得望风而逃,如今换上王翦了。好,这才是本将的对手。全军列阵!”
  嘟嘟嘟嘟!
  号角声响起,二十余万楚魏联军变换队形摆成了一个巨大的一字横队缓缓向前推进。景阳叫来副将嘱咐道:“蒙骜和蒙武一直没有出现,你带着魏军在右后侧埋伏以防不测。”
  “遵命!”
  楚魏联军大踏步的向前推进,在前行二十余里之后全军止步,此时楚魏联军的大阵距离秦军大阵只有三里之遥,双方将士能够看到对方军阵的模样。景阳策马奔上高处定睛一看,心里也不由得一震,只见眼前也摆开了一个一字横队形成了一个纵横十里的巨大的方阵。
  秦军布阵的特点是“强弩在前,锬戈在后”,秦军大阵是以步军为主的,秦军的主战兵器是将近四米长的铍和三米长的戟。所谓铍就是一种尖端类似一把短剑的长柄兵器。有些人管这种兵器叫做矛,实际上铍和矛还是有和大区别的。
  铍又叫作锬,其刃长二十五厘米左右,呈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刃口直线前收为锋,极具杀伤力。说得再形象一些这铍就像一杆按在长柄上的又宽又重的剑,可以刺、劈、挑、扫。但凡能使用这种兵器的无一不是膂力过人的猛士。
  而戟则是长矛和戈的结合体,前端是尖锐锋利的矛头,后面是尖锐而略带弯曲的横刃主要用来对付敌军骑兵和车兵。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这说明秦军是极为讲究配合作战的。
  秦军大阵通常由前锋、本阵、两翼和后卫构成。而前锋又由若敢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三横列每列六十八人整个小方阵共计二百零四人,其中三人带甲其余人轻装。这二百零四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也有少量持戟士兵其作用是用来保护弩手压住阵脚。这一个一个的小方阵组成一个长达十里左右的前锋方阵,这就是秦军赖以横扫天下的箭阵。
  前锋之后的本阵是由每三十八列步兵纵队为基本单位所组成的本阵,在步兵当中除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纵队与纵队之间排列着战车部队,这样安排是便于让战车出击。本阵之后就是后为其形式和前锋基本相同,都是由一个个三横列的小方阵组成,但是后卫的每个小方阵全部都是重装甲士。
  秦军两翼内层是弓弩手,外围是盾兵和跳荡兵,也就是轻装步兵,而骑兵则在最外层,秦军大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七成以上。
  这种布局符合兵法中“前轻后重”以及“阵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的理论,即列阵要紧密,遇敌进攻时则攻不破;前锋要疏松,向敌进攻时便于战斗。
  每到临战之时,必然是前锋和本阵中的轻装战士,也就是秦军中的锐士前出散开,组成散兵群袭扰敌人。重装战士变阵,减少纵深扩大正面,以便发动长铍冲锋。
  秦军大阵厚实严密,一眼望去如同用钢铁浇铸的一般黑压压的望不到头,竖起的铍和戟没有任何装饰,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射出冷森森的寒光。全军将士屹立不动,严整的军容,扑面而来的杀气再配上庞大军阵黑色的战甲,让秦军犹如一片凝固的黑色浪潮又像是一块从天而降巨石压在楚军的面前。
  风呼啸着吹过,秦军大阵中数不清的战旗上下翻飞猎猎作响。和秦军庄严肃穆萧杀的气氛不同,楚军的旗帜和军装基本上都是红色的,若从天空俯瞰,大地上一个巨大黑色的方阵和一个同样巨大的红色方阵真可谓泾渭分明分外醒目。
  大秦以水为德,水位黑,故此秦人尚黑。而楚人以火为德,火为红,故此楚人尚红。从两国的国家颜色上来看就知道,老天其实早就告诉人们大秦和大楚注定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景阳和秦军交手不是一次两次了,对于秦军的布阵早已熟悉,但这一次他发现秦军前锋似乎多了一层,而这一层不是弩手也不是步兵,而是一架架的装在车上的放大数倍的弩还有弹弓。景阳虽然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武器,但大多你的战场经验告诉景阳,能够布置到这个位置上的必定是射程远威力大的武器。
  嘟嘟嘟嘟!
  楚军中军响起了号角声,那是黄歇在催促景阳下达攻击命令,楚军必须抢先发起攻击,因为按照计划楚军必须缠住秦军,不然秦军分兵阻击庞暖的渡河部队。但如今庞暖已经渡河,那么楚军就要竭尽全力击溃秦军攻击到函谷关前,如此才可以减轻庞暖的压力。
  景阳不再犹豫,他抽出长剑向前一挥。
  “攻!”
  咚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声响起,楚军前锋伴随着鼓声举着戈矛齐刷刷迈步向前。
  嘟嘟嘟嘟!
  秦军大阵中响起了号角声,王翦摆动令旗下达了军令。
  秦军校尉:“弓弩手,进!”
  秦军前锋遵照号令迈步向前,走出十步之后,最前面一排的弩手猛地扑倒在地将秦弩指向前方,随后的第二排秦军单膝跪地端起了弓弩,第三排秦军站在原地同样做好了射击准备。
  秦军校尉:“弓弩就位!”
  秦军弩炮校尉:“弩炮就位!”
  秦军攻城弩校尉:“攻城弩就位!”
  王翦:“放!”
  嗡!
  不管是秦弩、弩炮还是攻城弩几乎是同时发射,各种发射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就是一个声音,这声音就像飓风刮过天际,狂暴、霸道不可阻挡。
  行进中的楚军方阵好似遭到冰雹横扫的高粱地,眨眼之间横倒竖卧,整齐的阵型瞬间变得残缺不全。密集的弩箭暴雨般的撒下而且是毫不间断的不停地撒下来,楚军将士的身上脚下就好像突然长出了蒿草一般。
  和弩箭同时来临的是带着撕裂空气的恐怖啸声的弩枪,这些弩枪所过之处血肉横飞死尸狼藉,密集的楚军方阵中被横七竖八的穿出许多血胡同。没等楚军将士将这些空缺填补,数不清的西瓜大的石弹呼啸着从空中砸了下来。刹那间,只见楚军方阵中血花飞溅断肢横飞惨叫声令人不寒而栗。
  景阳:“弓箭手,放箭!车兵出击!”
  嘟嘟嘟嘟!
  前进中的楚军前锋队形中裂开了无数道缺口,楚军战车轰隆隆冲出缺口冲向秦军大阵。然而和赵军渡河时一样,楚军的战车兵也要首先突破弩炮的封锁和攻城弩的攒射,而面对这两样恐怖的武器时,楚军战车兵唯一的依靠就是速度。
  楚军战车驭手疯狂的驱赶着马匹,每辆战车都跑出了最高的速度。但是即便如此在面临从空中砸下的石弹和迎面而来弩枪时,楚军战车丙也只能硬抗。躲是躲不了的,这个时代的战车在飞速前进的过程中,根本不可能及时变向或者采用曲线规避的战术动作,若是那样下场只有翻车,这和送死没啥区别,因此只能硬扛。没被砸中射中算命好,倒霉的话也没啥好抱怨的,因为倒霉了通常也就没命了。
  实话实说弩炮对付高速运动的战车实在是不给力,但攻城弩和密集的弩箭就非常有效。秦军弩手是全大范围覆盖,攻城弩则是精确点杀伤。往往是一支弩枪射爆了一匹马头之后贯入驭手的胸口,面对弩枪在解释的重甲也跟纸糊的没啥区别。战车的薄弱环节其实就是暴露在外的马,马被射死了战车基本上也就动不了的,甚至只要一匹马被射死,那么就会牵扯其他马瞬间转向,不翻车那是万幸翻车是必然的。
  在秦军前锋远中近的三重阻击下,楚军的战车兵几乎没有一辆能够冲到秦军大阵内,不过因为吸引了秦军的注意力也给后面的步兵创造了机会。随着战鼓响起,楚军前锋呐喊一声端平戈矛撒开双腿发起了冲锋。
  与此同时,秦军大阵中想起了号令声。
  “铍戟针,进!”
  清军本阵的重装步兵高举着铍戟迈开大步前进,与此同时齐声呐喊秦军战号。
  “风!”
  “大风!大风!大风!”
  “风!”
  “大风!大风!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