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钓过鲨鱼吗 第5节
作者:陆云云      更新:2024-05-14 19:51      字数:3943
  “谢我就不用了。还有别的事吗?”
  “我的意思是,不周到的地方,请您看在我年纪小的份上,多多包涵指正。”
  小穗露出八颗牙的标准微笑,“另外,您看方便的话,车位可以给我换一个近一点的吗?”
  她娇滴滴的补充,“地下车库黑漆漆的,灯泡好几个都坏了,走太远我有点怕……”
  都说一段好的关系是从“麻烦”别人开始的,有来有往才能打成一片。小穗很信奉这一点,能争取的时候,绝不会委屈自己。
  天寒地冻的,每天节约十分钟,她不用早起安安稳稳的在床上睡懒觉,不香吗。
  周望川对女孩子的娇气则毫无共情之心,再次推开她递过来的餐盒,面无表情的拒绝。
  “你刚才说,车位的合同你已经签字了?”
  “对啊。”
  “物业那边也签了?”
  “对,盖的他们公司的公章。”
  他肃着脸说:“合同就是合同,黑纸白字不是开玩笑的。进社会的第一课,你该学的就是契约精神。”
  “就是因为总有些人自以为聪明,想方设法的在合同上钻空子,才导致国人普遍缺乏契约精神,难以建立守信重诺的社会大环境……”
  呃,小穗顿觉这回又折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呕疼呕疼的。
  “……我加钱,您看可以通融一下吗?”
  “不可以。合同第二页的违约条款,回家自己研究去。”
  说完,一阵强风迎面扑在小穗脸上,冷得她猛地一哆嗦。大门关上了。
  他又赢了,说的小穗无从反驳,差一点哑口无言。
  自己挖坑自己跳,她真是脑抽了才会说她二十一。
  他原来可以这么强势……第一次听他一口气说出这么长的、一点不带喘的话呢。
  她知道好为人师,是大部分中年男人的通病。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老掉牙的翻皇历,古板又严格。
  然而,这给他减分了吗?小穗咂摸了一会,好像并没有。
  他让她恍惚想起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一整节课都在刻板的讲解一道道剪不断理还乱的数学大题。
  训这个同学不听讲,训那个同学不读题,端着架子威严极了。很多解法在小穗看来太高深,脑仁都疼了也弄不明白,只赞叹怎么有人真能把数学学得那么好呢。
  那会又怕他点名让自己回答问题,又总盼着上数学课见到他,你说奇怪不奇怪。
  长大了才知道,自己是有点暗恋人家老师的成分在。又帅又酷又头脑好,太容易挣得小女孩的好感了。
  师生恋在学校是严令禁止的,可现在——反而多了点禁忌的诱惑。她都禁不住想,他有没有可能工作中真的是个大学教授?那她梦想成真了。
  第5章 比照前男友来找新男友
  正式搬家这天是周末,小穗把钥匙留给搬家公司,自己先到新家附近的花店逛了一圈。
  仪式感对她来讲至关重要。租房子不算乔迁,东西搬过来也不算乔迁。家里有了人气、有了鲜花的装点,才算有了开始新生活的气氛。
  这方面她十分符合当下“精致穷”的年轻人作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生活上有点穷讲究。
  她挑了几枝大朵的粉百合,搭了卡罗拉红玫瑰和一把洋桔梗,花店的店员帮忙扎成花束。成品透着喜气洋洋的鲜艳,煞是锦簇好看。
  连几个店员都围着举起手机拍照,和小穗商量,想多发几张朋友圈给店里做宣传。
  小穗当然愿意成人之美,退后一步站在边上等待,任她们从各个角度找光线最好的效果。
  背后忽然有人轻轻拍了拍她的肩:“hi?”
  她回头,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对方同时间感叹:“真是你呀,祝小穗。”
  “方丛师姐?好久不见!”
  小穗意外的惊喜,没想到在科技园附近能碰到几年不见的老同学。
  之前回复云驰offer、确定要去的时候,她在同学群里呼唤了几句。但做金融的圈子几乎都在城中心,没人在科技园上班。她还黯然神伤,以后蹭饭都找不到小伙伴了。
  方丛是她大学本科时隔壁宿舍的舍友,和她不同系,比她大两级。
  虽然上课不在一起,但早晚常常在楼道里碰见,两个宿舍挨得近常串门,所以她们也算熟人。
  毕业五六年,方丛还是那副林黛玉一样风一吹就倒的样子。周末她也穿得休闲,长到脚踝的棉质连衣裙,不收腰仍能看出纤纤瘦瘦的曲线,弱柳扶风似的单薄。
  “你也在附近住?”
  方丛指指北边一幢高楼:“对呀,我住那个小区。”
  和她同一个小区,一个最东边一个最西边,小穗拍手,亲热的说:“那可太巧了!我也住那个小区,以后有什么活动,我们可以约起来了!”
  “好啊!”方丛笑不露齿的点头,“科技园这一片小区比较新,我很少碰到熟人,遇见你真是难得。”
  方丛准备结账,小穗跟过去:“你是在附近工作吗?我才换了新公司,就在园区里。”
  “不是,我今年下半年才从外地回来,在城东cbd上班。”
  小穗张着嘴巴惊讶:“那你住这?上班可够远的。”
  方丛停了一下,不自在的一笑:“这附近房租便宜嘛,地铁也方便。”
  ……好吧,她一直是个节省没什么物质欲望的人,从大学时就这样。
  小穗抱着一大束花随她往外走,方丛手里只攥了小小一束,比起来,小穗怀里几十朵的阵势有点太夸张。
  两人同路,都不忙着回去,边走边聊近况。
  方丛在一家知名的德昭律所做律师,一提起律所名字,正好小穗之前做并购业务时合作过,两人越说发现认识的人交叉越多。
  也许是做了几年律师的缘故,方丛比大学时健谈多了,言谈中偶尔露出一点犀利,和她柔柔弱弱的外表很有反差。
  小穗记忆里,大学时她是个特别安静沉默的女孩子。除了见面打招呼,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角落里,静静的学习或是聆听别人发言,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过她学习十分刻苦,是他们那一届最早通过司法考试的。成绩好又努力的大美女,一度被学弟学妹们当成传奇。
  分别时,方丛主动加了小穗的微信好友。小穗点进聊天记录时才想起,犹豫了一下,还是开诚布公的问她。
  “对了,你和廖师兄还有联系吗?我去新公司就是给他打工,他也在这个园区工作。”
  方丛神色自然:“是吗?好巧。我和他这些年很少联系……但还是朋友。”
  小穗如释重负,没看到她眼里一闪而逝的复杂,圆了一句:“那就好,下次我们约个时间一起聚聚,人多热闹。”
  到家时小穗压抑不住激动,他乡遇故知实在意外,一边等搬家公司过来的期间,一边和小舒八卦。
  “你猜我今天碰到了谁?方大美女欸!时光不公,为什么我都被小朋友叫阿姨了,人家却风采更胜当年?”
  “哪个方大美女?”
  “隔壁宿舍的方丛啊,我们班好多男生使劲追也没追上的那位法律系系花。”
  小舒哇哦了一声:“那位总被男生拦住告白的美女师姐?不是说她出国了吗?”
  “才回来不久,就住在我们小区。”
  “不错,以后你们离得近,可以互相照拂一下。不过,她人冷冷的,很难交心吧……”
  “我感觉她变了很多,现在挺和气的一个人。”
  “也是,她比我们大两三岁,肯定阅历丰富多了。”小舒问,“她现在怎么样,结婚了吗?”
  “我没好意思问,本来也不算多熟……”
  方丛的气质偏冷,可能是早年的印象太深刻了,小穗总觉得她有种让人望而却步的疏离感,太八卦的问题在她身上都有点亵渎。
  小舒唏嘘:“即使没结婚,她长那么漂亮,也一定是被男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那种……”
  “应该不是,人家现在是事业有成的女律师,听她说话,好像家庭和感情完全没什么好聊的感觉。”
  小舒猛一吸气,忽然想起来:“天啊,她在园区,廖师兄也在园区,你说——他们之间不会依然藕断丝连吧?”
  “不会吧……当年方丛师姐甩人甩的那么狠绝,廖师兄多年之后还能就范?他没那么舔狗。”
  当年廖驰和方丛的分分合合,是他们两个学院的爆炸性新闻,堪称万众瞩目。
  廖驰这个人看着温和有礼,个性上其实很有几分锋芒和傲气。上大学时,廖家的品牌广告常常在电视上滚动播出,同学之间口耳相传的都知道。
  他的家境在整个商学院几届学生里,都是最优越的那一层。这段人尽皆知的校园恋曲,最终以方大美女单方面宣告分手而狼狈告终,跌碎了一群人的眼镜。
  小舒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旧情复燃也确实不容易?再说,廖师兄的脸和钱包在那摆着,肯定身边不缺女人。”
  小穗在心里腹诽了一句,不仅不缺,只怕还“宁滥勿缺”,不知养了多少条鱼在自家鱼塘里。
  这几年大家都忙事业,她之前有一两年没见过廖驰了,只是偶尔电话和微信联系探讨些专业问题。
  刚开始廖驰找她的时候,一见面眼里明明白白的闪过惊艳之色。聊完工作,试探的问她当下的感情状况。她差点黑脸,当时就婉拒了,不管是工作还是他没明说的感情。
  她和小舒说起来:“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我看他是完全不挑,多多益善。”
  “从另一个角度想,是你变化太大,连他这样眼高于顶的人都惊为天人,这也是对你魅力的肯定。”
  大学时候,小穗可比不了方丛。方丛是女神一样耀眼的存在,她不过是默默无闻的小胖姑娘,孤身从南方小城来大城市求学。
  “我那会多胖,也不会打扮,在同学堆里根本不起眼。他对我印象不深,情有可原。”
  大三下半年,小穗谈了第一个暗恋的男孩之后,才开始慢慢蜕变。知道控制口腹之欲,学会了化妆打扮,扬长避短的搭配衣服。
  爱情是女孩子化茧成蝶的催化剂。年龄也是。二十五岁是一个分水岭,她感触颇深。
  爱情让她开始看清自己、喜欢自己。二十五岁让她心智开始成熟,驾驭自己的风格和感情。让她发现年龄大不是坏事,每一岁都是最美好的年纪。
  小舒说:“其实廖师兄人不错,潇洒多金,有手段有想法,做他女朋友应该很轻松。”
  “我是真的怕了海王了,他这种反正我是无福消受,只有足够厉害的女孩子才治得了她。”
  两人聊了几句说起别的,小舒问:“一会谁帮你搬家?女孩子东西多,你自己别女汉子上身瞎逞能啊。闪个腰断个腿的,冬天不容易恢复。”
  亲闺蜜就是体贴,小穗说:“我才不会那么傻。放心,一会有人来供我使唤。”
  “谁啊?”
  她懒懒散散的回:“能有谁,男朋友呗。”
  小舒噗嗤直笑:“他活该,你别手软。要我说,还叫什么搬家公司,纯粹浪费钱。十几二十个箱子怎么了,一堆家具怎么了,全该留给他搞定才对。”